在人形机器人话题热度持续攀升的当下,国际金融巨头高盛却抛出了一份针对宇树科技的调研报告,直言其硬件虽表现稳定,但尚不具备承担功能型任务的能力。这份报告一经发布,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股瞬间遭受重创,市值大幅缩水。
然而,就在市场情绪跌至谷底之时,另一家国际知名投行花旗却将“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的目标价上调至142港元,并将其纳入泛亚市场焦点名单。花旗指出,尽管投资者对中国人形机器人主题持谨慎态度,但他们仍对优必选等个股充满信心。优必选的股东背景以及与比亚迪等中国领先新能源车企的合作,有望助力其人形机器人业务取得成功。这一观点的提出,使得优必选的股价稳步攀升。
为何国际知名投行对中国人形机器人的看法会出现如此分歧?
事实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了“成长代差”的问题。杭州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凭借“网红”特质,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而深圳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则专注于应用场景,悄然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实干者。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特别强调了要建立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的投入增长机制,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在这样的官方利好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国内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由于每个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区域产业基础和品牌发展理念各不相同,因此它们的发展状态和成长重点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势。
人形机器人的“成长代差”
目前,杭州宇树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人形机器人视频,大多以跳舞、走路、踢腿、翻跟斗等花哨动作为主。这种表现正是人形机器人研发初级阶段的典型特征。企业通过展示这些炫酷技能来吸引大众的目光,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并为之欢呼。这或许也是宇树人形机器人能够迅速走红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深圳,人形机器人已经发展到了更成熟的产业应用阶段。深圳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如优必选,强调规模化场景服务能力,致力于让人形机器人快速融入工作岗位,像“学徒”一样学习复杂场景作业。
不久前,在极氪5G智慧工厂内,优必选的数十台人形机器人已经正式进厂开展协同实训。从总装车间到SPS仪表区,再到质检区、车门装配区等多个复杂的工业场景,都能看到人形机器人的身影。它们进行了协同分拣、协同搬运和精密装配等多项任务的协同作业。
从全球市场来看,工业场景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的主要战场。除了优必选,美国的特斯拉和Figure这两个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也在积极展示其人形机器人独立工作的能力。例如,特斯拉曾发布旗下人形机器人在工厂分拣电池的视频;Figure近期也发布了其人形机器人进入物流工厂工作的视频。
由此可见,在行业的前沿领域,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已经将工业场景的真实应用定义为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优必选、特斯拉、Figure也逐渐成为人形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三强。其中,特斯拉主要在其内部工厂进行测试,Figure走进了宝马工厂,而优必选则依托中国丰富的智能制造产业场景,在多家汽车制造工厂、3C、物流等场景开展人形机器人的实训,是三强中覆盖场景最广、实训经验最多的厂商。
能否更快地创造更多的产业价值,一直是资本市场对新兴事物的评判标准。
人形机器人如何一步步走进工厂?
实际上,深入整个行业发展的核心来看,正如国家大力倡导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样,面向真实工业场景的「生产力」创造依旧是整个人形机器人产业现阶段的发展重点。
不久前,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发布了《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提出要实现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50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使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北京、杭州等城市也陆续出台了相关的利好政策。
这种源于顶层设计的内部驱动力长期存在,并持续引导着本土产业的务实发展。以比亚迪、富士康、华为、腾讯等为代表的深圳企业之所以能够长期活跃在前沿技术产业的第一线,离不开顶层设计的内部驱动。
同样,具有深圳基因的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场景服务意识。目前,优必选是全球少数具备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能力的公司之一,同时也是全球唯一一家与多家车企宣布合作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其Walker S系列更是成为全球进入最多车厂实训的工业人形机器人。
回顾优必选人形机器人走进工厂的历程,其实是一个持续性迭代进化的过程。
2023年,优必选开始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同年发布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首次亮相时,就与公司创始人周剑一起敲锣上市。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人形机器人敲锣的上市仪式。
完成敲锣仪式后,Walker S便开始了它的“打工”之旅,先后进入蔚来、东风柳汽、极氪、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奥迪一汽、比亚迪、北汽新能源、领克以及富士康等企业进行场景实训。
随着第一阶段真实场景的实训积累,人形机器人在搬运、质检等工种的应用和学习不断进步,同时与设备、人员、环境的协作交互能力也在持续增强。
今年,优必选开启了实训2.0阶段,数十台人形机器人在极氪5G智慧工厂内开展协同实训。首次将群体智能技术引入人形机器人,突破了单台人形机器人的任务范畴,将其扩展至多台机器人协同完成的产线级柔性需求,为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工业环境中的高效协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式开启了具身智能和智能制造的高阶进化。
一路走来,优必选人形机器人的进化过程仿佛是人类走上工作岗位的缩影:从一两个工位任务到多种工位作业;从搬运质检到更繁琐的分拣、装配、检测、维护等工序;从单体作业到群体协同;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升级,其“大脑”越来越聪明,动作也随着实训经验的积累而越来越流畅……
回过头来看,这样的成果绝非偶然。深圳作为中国制造业的标杆城市,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创新生态和政策支持,持续引领全球产业升级浪潮——从华为的通信技术到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再到富士康的精密制造,深圳企业始终站在技术变革的前沿。
如今,“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尝试将群体智能技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执行整条产线的工业级任务,并公布了“群脑网络”技术架构和人形机器人多模态推理大模型等一系列突破性技术进展。这是具有深圳创新基因的优必选在前沿技术的前瞻性探索与实践。
展望未来,当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融入生产一线,与人类携手共创生产力,这便是其进化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