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两会期间,教育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一系列重要政策和建议为未来教育发展描绘了清晰蓝图。
01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布局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在教育体系建设方面,政府将制定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优化教育资源调配机制。同时,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教育学位供给,并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此外,还将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等,引导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
高校改革也被提上日程,政府将推进“双一流”建设,优化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待遇。
科技自立自强是另一大重点。政府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推动科研院所改革,探索国家实验室新型模式。同时,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完善科技经费分配机制,支持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决策,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人才队伍质量提升也是关键一环。政府将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发展,优化海外人才引进机制,深化人才管理改革,建立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强化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广青少年科学健身,以及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等。
02 教育部部长的发声
3月5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部长通道”上表示,将优化学科设置,推进双一流高校本科扩容,提升职业教育水平。针对“课间15分钟”计划,怀进鹏指出,全国20多个省市已开始实施,旨在让学生身心健康,为未来打下良好基础。
对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热度,怀进鹏认为,这体现了中国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同时也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挑战和机遇。今年,我国将推出“县中振兴行动计划”,优化县中教师队伍,提升教育质量。此外,还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推动教育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
03 代表委员的提案聚焦
全国人大代表方燕建议对教师性侵未成年人行为从重处罚,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提出实施初中教育分流,推进个性化教育。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则建议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更名为“人口与生育法”,全面放开生育。
04 教育热点话题引发关注
据《中国青年报》统计,今年两会教育领域八大热点话题备受关注。其中,AI通识课程与技术伦理教育受到53.4%受访者的支持,建设开放大学、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的呼声达到45.9%,普及DeepSeek应用指导课程的期待为41.3%。
“双减”与课后服务依然是热点,40.9%的受访者关注其质量提升。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高校人才评价改革等话题也受到广泛关注,分别有36.5%、36.4%和34.5%的受访者聚焦。此外,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也受到32.2%受访者的关注。
以上内容综合了2025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部长讲话及代表委员提案,展现了教育领域的重点任务与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