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CHAT AI资讯 20个月花光100亿,OpenAI急着找救命钱呢!

20个月花光100亿,OpenAI急着找救命钱呢!

科技巨头角力AI领域,OpenAI筹资数十亿

20个月花光100亿,OpenAI急着找救命钱呢!插图

硅谷新贵OpenAI,再掀融资狂潮

8月30日,根据CNBC和华尔街日报的双重报道,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锋企业OpenAI正在策划新一轮的巨额融资,预计金额达到数十亿美元。据悉,本轮融资由美国知名风险投资公司Thrive Capital领投,金额高达10亿美元。

在这场资本的盛宴中,OpenAI无疑是焦点。微软、英伟达、苹果等科技巨头纷纷加入这场赌局,为OpenAI的未来投下重注。Thrive Capital更是毫不吝啬,直接将OpenAI的估值推至千亿美元,确立了其在生成式AI领域的霸主地位。

尽管资本市场的热情不减,但OpenAI在2024年的产品推出节奏似乎有所放缓。备受期待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尚未全面开放,搜索引擎SearchGPT仍处于研发初期,而GPT-5模型的发布更是遥不可及。OpenAI的发展似乎进入了一段静默期。

“GPT-5的升级将是革命性的,任何低估这一点的个人或企业都将被时代抛弃。”OpenAI的CEO Sam Altman在一次访谈中如是说,“GPT模型的潜力无限,只要有足够的资源投入,实现超越人类的AGI(人工通用智能)并非不可能。”

为了加速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OpenAI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为此,公司不断释放出新的技术亮点,如推理模型“Strawberry”、大模型“Orion”以及算法“Q*”,Sam Altman甚至亲自发布了一张带有“Strawberry”标签的图片,引发业界广泛猜测。

OpenAI的下一步棋将如何走?新的资金来源又将是谁?在当前的科技竞争格局下,OpenAI是否能够再次证明自己的领先地位,重现“GPT-3时刻”的辉煌?

01

百亿资金耗尽,OpenAI或将走向IPO

时间回溯至2023年1月,微软向OpenAI注入了100亿美元的资金,这笔巨额投资在短短20个月内便被消耗殆尽。

大模型的研发和训练成本高昂,这是不争的事实。据The Information的分析,OpenAI的主要开支包括大模型的研发、训练以及人力成本。据悉,今年OpenAI将支付近40亿美元用于租赁微软的服务器,以支持ChatGPT及其底层的LLM大模型。此外,随着新模型参数的增加,训练成本(包括数据费用)可能达到30亿美元。而人力成本也不容小觑,目前团队规模约1500人,每年的人力成本估计在15亿美元左右。

综合来看,OpenAI每年的支出大约在85亿美元。而收入方面,主要来源于ChatGPT Plus的订阅服务,年收入约35亿美元。这样算来,OpenAI每年的净亏损在45亿至50亿美元之间。

因此,100亿美元的资金大约只能支持OpenAI 1-2年的运营。现在,OpenAI确实到了新一轮融资的关键时刻。

不过,这一次的“金主”不再是微软,而是Thrive Capital。这家成立仅14年的投资机构,通过一系列操作,将OpenAI的估值推向了1000亿美元,仅次于字节跳动和SpaceX,成为科技初创公司中的佼佼者。

如此高的估值,无疑让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但Thrive Capital却选择继续支持OpenAI,坚信其未来的潜力。然而,即使是再获得100亿美元的融资,OpenAI在短期内仍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The Information预测,IPO可能是OpenAI的最终选择。一方面,IPO能够为公司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和提升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OpenAI新任首席财务官Sarah Friar曾成功帮助Square和Nextdoor完成上市,她的加入或许将为OpenAI的上市之路铺平道路。

02

20个月花光100亿,OpenAI急着找救命钱呢!插图1

OpenAI的下一个“杀手锏”是什么?

在高估值的背景下,OpenAI需要展示出更具潜力的技术和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据Future Search的调查,OpenAI的主要收入来源是ChatGPT Plus的订阅服务,年收入约19亿美元,占总收入的55%。企业服务收入也达到了7.14亿美元。ChatGPT的周活跃用户数已超过2亿,是一年前的两倍。

此外,OpenAI还宣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每天免费提供100万的token微调额度,以及降低推理成本token输入和输出的价格,以期吸引更多的用户和投资者。

除了ChatGPT,OpenAI还有多个尚未全面推出的项目,如视频生成模型Sora和搜索引擎SearchGPT。如果这些项目能够像ChatGPT一样成功,OpenAI的盈利能力将大大提升。

但最让投资者期待的,还是那些尚未公开的项目。例如,“Strawberry”、“Orion”和“Q*”等,它们将如何改变AI行业的未来?

“Orion”大模型被认为是OpenAI的下一个重要产品。它使用的数据来自“Strawberry”合成的数据,有望解决大模型的幻觉问题,并提高推理和生成能力。

“Strawberry”模型则专注于提高AI的复杂问题解决和推理能力。它在数学领域的MATH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显示出其在数学推理方面的潜力。

至于神秘的算法Q*,它可能是Q-learning和A*搜索算法的结合,旨在提升AI的推理和自学习能力。

03

生成式AI市场竞争激烈,OpenAI面临挑战

如今,OpenAI想要重现GPT-3发布时的辉煌,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首先,生成式AI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今天的领先者可能在明天就会被超越。其次,OpenAI的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创始团队成员和关键研发人员纷纷离职,这对公司的创新能力构成了挑战。

尽管如此,OpenAI仍在积极招募新人才,团队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市场对生成式AI的包容度正在收紧,用户对新产品的期待也更加理性。

在这种背景下,OpenAI是否能够再次引领行业潮流,重现“GPT-3时刻”的辉煌,还有待观察。

“通往AGI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Sam Altman在一次访谈中提到。现在,OpenAI站在新一轮融资的十字路口,Sam Altman和团队将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拭目以待。

文末互动:

你对OpenAI新一轮融资有何看法?

20个月花光100亿,OpenAI急着找救命钱呢!插图2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678CHAT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78chat.com/ai/189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