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里程碑——《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正式发布。该指南由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研制,旨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规范,确保技术应用的稳妥与有序。指南明确了六大应用领域:智能助教、智能助学、智能助评、智能助育、智能助研、智能助管,覆盖了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中的各个关键环节。
《指南》对29个典型场景进行了细致的引导和规范,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发挥最大效能。它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框架,使得复杂的技术应用变得简单易行。
在智能助学方面,《指南》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鼓励学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AI学伴、语言学习助手、个性化学习辅导和VR模拟等,来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研究和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赋能方面,《指南》建议学校为教师提供智能教学助手,以支持智能课程设计、备课、教学、课堂管理、教学分析、作业批阅、辅导答疑和学情分析等,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此外,《指南》还指导学校利用人工智能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探索智能阅读、体育训练、美育教育和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实践,构建新型智能教研生态,并实现校园智能化管理。
《指南》还对人工智能应用提出了规范要求,强调“以人为本”的应用理念,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确保未成年人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和许可下适度使用人工智能。同时,鼓励加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支持高校利用数字人、智能体等技术开设相关课程。
据悉,北京市教委等4部门还发布了《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规划到2025年,全市将完成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的建设,普及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到2027年,全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实现规模化、系统化和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