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蜜雪冰城携手旗下两家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一家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新企业——“雪王爱智慧”。该公司的业务范畴广泛,不仅包括人工智能理论及其算法软件的开发,还涵盖了人工智能基础软件的开发等前沿领域。
随着新式茶饮行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紧密结合,人们不禁好奇,这种跨界合作将带来怎样的创新体验?新式茶饮中的“人工智能”元素究竟会有多么浓厚?
01 人工智能茶饮,是营销手段还是行业未来?
当前,新式茶饮市场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从9.9元的咖啡到更低的价格战,行业内卷化现象愈发严重。尽管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持续低迷,销售额下降速度远超全球其他市场,但星巴克在价格战中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克制。
同样不愿深陷价格战的还有喜茶。今年9月,喜茶在内部信中明确表示,将拒绝同质化思维,不参与单纯的低价竞争。春节过后,瑞幸也逐渐退出价格战,将9.9元的咖啡优惠限制在5款产品,其他产品则恢复至正常价格。
价格战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门店数量上。例如,瑞幸在2023年加入价格战后,同年6月便成为国内门店数量最多的连锁咖啡品牌。喜茶自2022年起调整价格策略,并开放加盟,2023年门店数量突破3200家,同比增长280%。
因此,在退出价格战后,新式茶饮品牌需要思考如何保持市场关注度。目前看来,“营销创新”成为了新的方向。喜茶通过与草间弥生、原神等IP联名,吸引消费者;瑞幸则专注于产品研发,今年二季度推出了30款新产品,同时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
同时,人工智能也成为了营销的新趋势。例如,茶百道、益禾堂等品牌与饿了么合作推出“下午茶推荐官”活动,结合虚拟偶像和AR技术,增强消费者互动体验。
南京的一家养生茶饮店推出了“AI把脉喝茶”服务,通过AI图像识别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茶饮配方;库迪旗下的“茶猫”品牌则提出所有门店都将配备人机协作系统,饮品制作主要由机器完成。
蜜雪冰城最近成立的“雪王爱智慧”似乎不仅仅是营销噱头。据悉,该公司的总经理由蜜雪冰城首席技术专家苏虎臣担任。苏虎臣曾透露,蜜雪冰城正在逐步升级“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并引入AI识别技术加强监测。
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对新式茶饮行业而言,既是营销手段,也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帮助门店优化智能设备和营销策略,新式茶饮的智能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02 智能化升级,聚焦成本效益
新式茶饮行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近两年,新式茶饮品牌的开店率和倒闭率双高,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百家连锁新式茶饮品牌的新开店量与去年同期持平,但闭店量却增加了近3000家。
今年以来,奈雪的茶、古茗奶茶、书亦烧仙草等知名品牌都传出了大量闭店的消息。以奈雪为例,其在2024年关闭了超过200家门店,关店总数超过了10%,创下历史新高。
近年来,新式茶饮行业的快速扩张导致市场接近饱和。数据显示,2023年新式茶饮市场增速高达44.3%,但预计2024年市场增速将下降至19.7%。
新式茶饮品牌要在存量市场中寻找增量,就必须保住头部位置,避免被轻易甩开。在这个过程中,价格、产品、服务、营销等各维度的竞争将不可避免。
因此,许多新式茶饮品牌将“智能化”视为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利器”。首先,智能化设备可以提高门店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近年来,喜茶、奈雪、霸王茶姬等品牌纷纷推出了自研的“智能茶饮机”。以喜茶为例,其在2023年推出了自动去皮机、智能称等7款“茶饮高科技”设备,并申请了70余项相关技术专利。
据了解,喜茶的自动去皮机可以将15分钟的人工去皮时间缩短至1分钟左右,高峰时段的制单时长减少了一半;同时,也减轻了调饮师记忆配方的负担,以往初级调茶师至少需要培训1个月,现在则可以全部自动化。
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在媒体采访中提到,预计自动化泡茶及制茶机商用后,日均出品效率将提升100~200%,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培训成本。
其次,智能化设备有助于稳定品质控制。近两年,多家新式茶饮品牌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如使用过期牛奶、腐烂水果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损害企业品牌形象,还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通过智能化设备保持出品稳定,通过AI训练食品安全关键问题图像,对店内进行实时监控,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此外,智能化还可以优化供应链管理。近期,蜜雪冰城除了成立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外,还成立了三家智慧供应链子公司,涉及人工智能;茶百道也投资100亿元打造茶百道智能生产加工基地及供应链总部项目。
以蜜雪冰城为例,其一直被视为披着奶茶外衣的供应链公司,其盈利不仅来自加盟、销售茶饮,还包括借助规模效应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价格获得原材料。特别是在新式茶饮“微利时代”,蜜雪冰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环节的利润。
但正因为供应链庞大,工厂的数字化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生产计划、生产排程到工单管理等每一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降低库存并快速响应市场,这一点与SHEIN的“小单快返”逻辑相似。
最后,通过数字化系统提升门店管理效率,包括库存管理、到仓验收、营销管理等,通过更精准的营销分析和数字化手段,还能进一步增加到店率。
霸王茶姬今年成立了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库存管理、用户分析及销售预测等,为生产和运营提供更清晰的方向;瑞幸则一直通过LBS广告以及数字化营销,持续吸引新用户并快速裂变,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瑞幸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进而进行高效的产品设计与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化”对新式茶饮品牌来说,还是增加资本市场好感度的“故事”,包括向加盟商出售相关智能设备,也是一笔额外收入。
古茗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已开发出可提高门店运营效率并保持饮品质量的智能设备,目前店内配备了五款专有智能设备;今年4月上市的茶百道,则在招股书中提到,计划提升门店层面的智能化能力,如线上点单、用户赋能、产品质量管理、生产规划等。
03 新式茶饮越来越像“科技行业”
当前的新式茶饮行业已经越来越像“科技行业”,除了终端茶饮品牌在加速智能化之外,上游传统的采茶和制茶环节,也开始注入更多新质生产力。据了解,智能采茶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比去年提高了50%,预计一台机器能代替1.5-2个人工。
当前,包括AI技术在内的智能化技术和手段,正在加速重塑新式茶饮行业,破旧立新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各大新式茶饮品牌才会从卷价格、卷营销、卷服务,升级到卷科技。
但“科技”到底应该怎么“卷”,就不能人云亦云。一方面,当前AI技术和智能化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虽然能够帮助门店在一定程度上“降本增效”,但也不能忽视前期的研发投入和后续的维护成本。
以奈雪为例,其自动奶茶机从2022年三季度开始陆续投入使用,2022年,奈雪净亏损为4.61亿元人民币;2023年,奈雪“扭亏为盈”,净利润为0.21亿元。但在短暂的盈利后,奈雪便再次陷入亏损,仅今年上半年就亏损达4.38亿元,接近2022全年的亏损。
以奈雪的咖啡拉花机器人为例,其单台售价高达80万元,假如目前1500+直营店均要配备这一设备,光成本就要12亿元,已经是奈雪今年上半年营收的一半,如果没有有效的顾客流量来覆盖成本,对奈雪来说无疑是“亏本买卖”。
由此可见,智能化设备和系统虽然能为新式茶饮企业带来一定的“降本”帮助,但在品牌定位、运营策略、产品质量等“硬实力”面前,智能化只能说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特别是对于中小茶饮品牌来说,其本身还不具备智能设备的研发和迭代能力,更不可能一下子“迈大步”押注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