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的到来,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了其商业化的春天。据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发布的最新报告预测,本年度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6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该市场将飙升至千亿元级别。
在人形机器人的产业链中,上游环节涵盖了零部件和软件系统供应商,包括但不限于电机、关节、传感器、控制器和操作系统等关键组件;中游环节则是人形机器人本体的制造商,他们负责将这些零部件整合成完整的机器人产品,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质量检查;下游环节则是人形机器人的终端应用市场,其应用范围广泛,覆盖了医疗、教育、救灾救援、公共安全、生产制造以及家庭陪护等多个领域。
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建立,是推动该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中心通常由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打造,致力于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研发、设计、测试和应用。近年来,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省市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构建的网络正逐步展开。
我国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地理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核心,向周边的苏州、南京、常州、杭州、宁波等城市辐射,形成了多极发展的格局。该地区在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孕育了达闼机器人、智元机器人、傅利叶等一系列本体制造和零部件企业。
珠三角地区则以深圳为龙头,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发展较为成熟,汇聚了华为、腾讯等在芯片及大模型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同时聚集了优必选、乐聚机器人、众擎机器人等创新型本体制造企业,以及奥比中光、安思疆、忆海原识、速腾聚创等细分领域的零部件企业。
北京和四川也是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发展区域。北京凭借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政策支持,成为本体制造的重要基地,拥有星动纪元、理工华汇、银河通用、钢铁侠科技等知名企业。四川则以成都为中心,成立了全国首个“带大脑”的人形机器人整机创新中心,并在人形机器人语义理解、推理和执行方面取得了数十项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突破。
根据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的数据,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数量达到6.7万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苏州、杭州、成都等20个城市。这些城市的相关企业数量超过4.5万家,占全国总量的67%。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预示着技术的革新,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人形机器人无疑将成为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