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闵行区的节卡股份近期向科创板提交了上市申请,正式开启其IPO征程。
该公司专注于协作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生产的协作机器人动作灵活,可与工人在同一空间协同作业,完成各类生产任务。
据MIR睿工业统计数据,2023年节卡股份在全球及国内协作机器人市场销量排名前三,与UR、发那科等知名品牌同处市场重要地位。同年,其协作机器人整机销量达4681台,全球市场占有率约8.2%,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节卡股份由上海交大校友李明洋创立。李明洋曾在饮料包装行业积累丰富经验,后察觉到包装环节人工成本上升的问题,萌生利用技术解决的想法,并联合上海交大教授等创办节卡股份。2014年,公司入驻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孵化器,同年完成智能化系统原型机设计。
凭借李明洋的行业人脉,节卡股份机械臂很快得到国内乳制品厂商认可,实现批量供货。2015年,公司为中国乳制品行业打造首条礼品箱牛奶智能包装生产线,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此后,又为化纤行业设计氨纶自动分级分拣机器人包装系统,大幅节约人力成本。
为适应市场需求,节卡股份决心研发新一代协作机器人,2017年成功推出小助系列协作机器人,打破国内机器人本体困境。如今,其协作机器人家族已壮大至九个系列,成为业内首家通过8万小时MTBF测试的企业。
节卡股份已在上海、常州、深圳及日本、德国等地建立基地,产品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北美等地部署逾万台机器人,服务领域涵盖汽车、电子、半导体等众多行业巨头,推动全球工业智造升级。同时,积极拓展商业新消费领域,将技术应用于餐饮、零售、教育等服务场景。
节卡股份核心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销售及系统集成业务。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上的物料搬运、装配等任务,系统集成业务则为特定行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其产品具有轻量化、柔性及安全协作性强、易于编程等特点,可与工人近距离交互,实现人机共融协同作业。
协作机器人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占全球安装量的51%,工业机器人密度跃居世界第三。随着智能制造理念深入人心,众多企业加快智能化转型步伐,协作机器人成为关键推动力量之一。
节卡股份客户群体包括丰田、本田、大众等知名汽车制造商,以及立讯精密等行业巨头,并为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提供服务,已成为丰田汽车全球唯一的协作机器人供应商。供应商方面,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主要供应商有绿的谐波、上海巨传、嘉捷通等。竞争对手方面,面临越疆科技等国内外同行的严峻挑战。
财务状况方面,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稳步增长,2021年为17583.47万元,2022年增长至28077.75万元,2023年提升至34955.62万元,2024年上半年为16678.85万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1%。但净利润波动明显,2021年亏损723.31万元,2022年盈利573.57万元,2023年又亏损2854.73万元,2024年上半年亏损325.41万元。主要原因是前期市场及客户导入阶段销售规模小,且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投入巨大。
鉴于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攀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应用愈发广泛深入,协作机器人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据预测,到2026年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数十亿美元级别,节卡股份作为技术和市场份额占优的企业,仍有广阔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