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AI 的崛起风暴”
作者:杨小贤
近期,科技圈最引人注目的焦点无疑是 DeepSeek。它在多个领域的表现令人瞩目,甚至超越了行业巨头 OpenAI。
在技术层面,DeepSeek 展现出了强大的优势。其文生图能力在文本提示图像生成排行榜中超越了 DALL-E3,数学推理能力在 AIME2024 测试中达到了 79.8% 的准确率,中文处理的精准度高达 92.5%,生成速度更是达到了 60tps,响应时间仅为 0.8 秒。在创新方面,DeepSeek 独创的 GRPO 算法有效减少了内存占用,成为首个能在笔记本本地运行的 AI 推理模型。它还采用了混合神经网络架构,能够精准识别和生成内容。在成本控制上,DeepSeek 的训练成本仅为 557.6 万美元,使用成本也极具竞争力。
DeepSeek 的崛起对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例如,芯片巨头英伟达的股价一度暴跌约 17%,市值蒸发约 5900 亿美元,创下了美国上市公司单日市值最大损失纪录。这一事件也让许多人惊呼,这可能是中美 AI 竞争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事实上,中国 AI 的发展从未停止过。在过去一个月里,多个重大事件接连发生。2025 年 1 月 27 日,AI 产品榜官方发布榜单,百度文库付费用户达 4000 万,位列国内第一、全球第二。2024 年 12 月 21 日,福布斯发布《全球自动驾驶十大里程碑》,萝卜快跑入选。2025 年 1 月,《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发布 2025 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自动驾驶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入选,萝卜快跑成为唯一能与谷歌 Waymo 及特斯拉抗衡的中国玩家。
可以说,DeepSeek 的崛起是百度文库和萝卜快跑带给科技界震撼的延续和升华。这三者都体现了中国 AI 创新的自强不息。
萝卜快跑的弯道超车
DeepSeek 的成功离不开其高效的工程化创新和开源策略,让中国 AI 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尊重。与此同时,萝卜快跑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
2024 年 12 月 21 日,福布斯发布《全球自动驾驶十大里程碑》,萝卜快跑是唯一上榜的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其第六代无人车成本不到 2.8 万美元,这一成本优势被福布斯认为是重大进步,未来可能在全球推广。
除了福布斯的肯定,Guidehouse 发布的自动驾驶竞争力榜单显示,百度连续两年位列国际自动驾驶“领导者”阵营,是其中唯一的中国企业。百度自 2013 年布局自动驾驶,2017 年推出 Apollo 开放平台,其 L4 级自动驾驶安全测试里程超 1 亿公里,高级别自动驾驶专利族数全球第一。
2024 年 5 月,百度 Apollo 发布全球首个支持 L4 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 Apollo ADFM 和第六代无人车。Apollo ADFM 的安全性高于人类驾驶员 10 倍以上,可覆盖城市全域复杂场景。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应用“大模型 + 硬件 + 安全架构”方案,配备 10 重安全冗余和 6 重 MRC 安全策略,已在国内多地落地。
Waymo 作为自动驾驶领域的老牌巨头,技术路线较为成熟。然而,中国的路况和交通复杂性高于美国,Apollo ADFM 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萝卜快跑在复杂路况下的适应能力,实现了 1.3 亿公里零重大事故的纪录。
萝卜快跑在商业化运营方面进展迅速,已在国内多个城市实现规模化运营,这意味着其成本正在快速缩减。第六代无人车的成本不足 2.8 万美元,相较于上一代车型下降了 60%,成本只有谷歌 Waymo 车的 1/7。2024 年 10 月,特斯拉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 Cyber Cab,成本约为 3 万美元,且量产时间拖延到 2026 年。
与 DeepSeek 一样,成本优势让萝卜快跑更容易实现规模化运营。同时,成本优势也让萝卜快跑更容易在中国提前实现规模化运营,做到先谷歌 Waymo 和特斯拉一步。萝卜快跑的落地,让许多国外游客看到了在中国才能体验到的自动驾驶场景,几乎让每一个体验者感到惊叹。
虽然萝卜快跑尚未在国外普及,但凭借其技术优势和成本控制,正在加速向全球推广,并引起了广泛关注。2025 年,已经率先实现成本控制和规模落地的萝卜快跑,有望在全球掀起自动驾驶浪潮。
MIT 表示,与三年前相比,自动驾驶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体验了自动驾驶汽车,对这项新技术的认可与日俱增。同时,MIT 评价萝卜快跑等无人车技术为“2025 年十大科技趋势”之一;福布斯认为,萝卜快跑能以不到 2.8 万美元的成本落地,是自动驾驶的行业突破,并有望在世界各地复制。
萝卜快跑在自动驾驶领域,早已先人一步,实现了弯道超车。
AI 付费应用的中国奇迹
1 月 27 日,AI 产品榜官方发布“全球 AI 产品 2024 付费用户规模”榜单。榜单从 2024 年 12 月 AI 产品榜·网站榜全球总榜前 25 名中挑选了 10 个代表性产品,分析这些产品的营收和付费用户规模。数据显示,百度文库付费用户达 4000 万,位列国内第一、全球第二,仅次于微软 Copilot。由此可见,百度文库已成为唯一商业化的中国 AI 应用。
这一数据的惊人之处在于,以往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用户的互联网付费意愿不高,但百度文库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结果。不是付费意愿不高,而是产品是否够有用、够好用才是决定用户付费的核心。
去年春节,当 Sora 引起文生视频的热潮时,除了互联网评论家,大部分人对 AI 的使用和融入生活并没有清晰认知。今年春节,AI 大模型的应用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甚至出现在了广场舞领域。一位大妈在新年前夕用百度 AI 活动“瞬移世界拜个年”生成了在法国凯旋门前跳广场舞的视频,让 AI 更贴近了生活日常。这种趋势如同星星之火,有望在新的一年融入生活的各个角落,迎来井喷式增长。
在文心大模型的支撑下,百度已经做好了迎接 AI 时代的准备。百度文库用 4000 万的付费用户体量,实实在在地告诉大家,AI 已经成为很多人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
在大模型重构下,百度文库从办公工具转向思想碰撞与灵感激发的 AI 领先产品,成为“一站式 AI 内容获取和创作平台”。特别是与百度网盘联合推出的自由画布,将公域在线素材与个人授权后的网盘私域素材打通,实现对多格式、全模态文件的混合理解、生成与创作。特别是“灵感激发”功能,让 AI 不再是创作中的“小助手”,而是用户的“外脑”,帮助用户实现“思想碰撞,灵感激发,心想生成”。
2024 年 11 月 13 日,百度文库和百度网盘联合推出的 AI 创作产品“自由画布”开启公测,借助文心大模型,自由画布能够实现内容的自动生成和优化,例如智能画本生成、智能小说续写、研究报告撰写等;同时,自由画布支持多种格式,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对素材进行深度定制。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发布会上表示,“自由画布”是一个由文心多模态大模型加持的万能白板,能够激发人们的无限灵感和创造力。它显著提升了创作效率,减少了传统工具带来的繁琐操作,体现了大模型的优势。公测后首日,已吸引超 20 万人排队预约。
AI MAU 在短期内迅速突破到 9000 万。为什么百度文库能让这么多用户为之付费?因为百度文库真正从用户需求场景出发,为用户提供“使用价值”,将用户行为从“感兴趣”到“真正需要”,再到“为使用价值买单”。它用 AI 解决了各个场景、内容生产各环节上的切实问题,实用好用,搭建了 AI 原生应用的生态体系,因此获得了用户的拥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