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总有一些消息能够瞬间点燃全球的关注焦点,而这一次,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成为了那个焦点。
1月29日,DeepSeek展示了一项惊人的成果——一个名为R1的人工智能模型,其功能与ChatGPT等知名AI模型相似,但成本却低得惊人。据透露,该模型的计算能力仅花费了560万美元,相比美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投入,DeepSeek的这一成就显得尤为突出。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市场的剧烈波动。芯片股首当其冲,英伟达在周一市值暴跌6000亿美元,尽管周二有所回升,但这一事件已经引发了全球对人工智能算力市场泡沫的广泛质疑。
英美媒体的反应更是“炸开了锅”。
CNN报道称,DeepSeek的崛起正在给全球人工智能格局带来巨大冲击,甚至威胁到了美国原本看似稳固的主导地位。CNN指出,华盛顿的许多人已经意识到,美国正在进行一场人工智能军备竞赛,而DeepSeek的出现表明,这场竞赛的成本可能远低于预期,且竞争格局可能比想象中更为复杂。
BBC则进一步预测,DeepSeek的崛起可能标志着人工智能权力中心从美国的转移。DeepSeek的应用程序在苹果应用商店中迅速攀升至榜首,这一现象不仅让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也动摇了人们对美国将继续主导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信念。BBC认为,尽管人工智能泡沫尚未完全破裂,但其结构完整性已经面临巨大压力。DeepSeek的崛起可能会激发全球各地的创新者开发低成本的人工智能技术,而不再依赖于美国的巨额投资模式。
NDTV则以夸张的语气称,DeepSeek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新进入者,它正在与OpenAI、Gemini、ClaudeAI等全球巨头展开激烈竞争,打破了美国在生成式聊天机器人领域的霸权。DeepSeek被视为美国人工智能模型的有力替代品,其影响力已经席卷整个行业。
然而,华尔街日报则相对乐观,认为DeepSeek不太可能击垮美国的AI巨头。该报指出,尽管DeepSeek的成果令人瞩目,但其背后仍有许多未知因素,例如在受到制裁的情况下,DeepSeek能够使用何种芯片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影响其未来的可持续性。
DeepSeek的崛起不仅在技术领域引发了震动,还在商业和舆论层面掀起了波澜。它不仅对英伟达等芯片巨头造成了冲击,还赢得了包括特朗普、奥特曼等在内的多位行业大佬的关注和点赞。
有趣的是,DeepSeek的崛起似乎也对百度CEO李彦宏的观点构成了挑战。两年前,李彦宏曾表示,中国再出现一个OpenAI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当时中国的大厂都在积极投入AI大模型的研发,而创业公司再去做类似的事情意义不大。然而,DeepSeek的出现恰恰证明了低成本开发AI大模型的可能性,其以560万美元的成本实现了巨大的技术突破,甚至引发了全球科技股的大幅波动。
与此同时,美国网友也翻出了OpenAI CEO奥特曼在2023年的一段旧视频。视频中,奥特曼曾表示,以1000万美元的预算构建一个AI模型是毫无希望的。然而,DeepSeek的R1模型不仅实现了这一目标,还以极低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关注。奥特曼最近还曾与特朗普、软银等合作,计划投资500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而DeepSeek的低成本模式无疑让这一计划的必要性受到了质疑。
尽管如此,奥特曼和特朗普都对DeepSeek的成就表示了认可。奥特曼在社交媒体上称赞DeepSeek的R1模型令人印象深刻,而特朗普则认为DeepSeek给美国企业敲响了警钟。
回顾过去,百度和OpenAI曾是中美AI大模型领域的领军者,两位公司领导人都曾对AI大模型的高成本投入发出过类似的警示。如今,DeepSeek的崛起不仅打破了这一格局,也证明了在人工智能领域,低成本创新同样具有巨大的潜力。
媒体和网友的热议也反映了这一事件的影响力。尽管被打脸似乎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但在全球科技股市值大幅波动的背景下,这些争议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毕竟,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总是出人意料,而DeepSeek的崛起或许只是人工智能领域变革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