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CHAT AI资讯 OpenAI戳破了中国AI的美梦

OpenAI戳破了中国AI的美梦

近期,OpenAI公司在6月25日的声明中宣布,自7月9日起将对来自其服务不支持的国家和地区的API流量进行限制,中国亦在受限名单之中。

OpenAI戳破了中国AI的美梦插图

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框架作为支撑AI算法模型开发和部署的键软件平台,对应用开发效率和性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目前,国内深度学习框架市场主要由百度的飞桨、Google的TensorFlow和Meta的PyTorch三家公司主导,这三家公司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它们均为开源框架,允许开发者自由访问和使用源代码,但同时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可能通过开源许可证限制访问。

除了框架,算子库在深度学习中同样扮演着核心角色,提供了基础的计算单元。如果算子库是闭源的,或者属于海外公司,可能会面临使用限制。即便是开源的算子库,也需要遵循相应的开源协议,协议中会规定代码的使用、修改和分发规则。目前,国内已有如飞桨、昇思等AI平台发布了自己的算子库。

数据集在AI算法模型性能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质量的数据集是AI研究的基石。诸如计算机视觉领域的MNIST、CIFAR、ImageNet,NLP领域的SQuAD、GLUE,以及AI蛋白质结构预测任务所需的CASP、AlphaFold DB、PDB等数据集,大多由海外研究机构建立。

近年来,中国在AI领域的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也在迅速发展,数据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数据的战略地位日益提升。然而,与海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AI算法模型需要持续学习、迭代和进化,依赖于持续更新的数据集进行训练。数据集的访问受限,将严重影响模型的发展。

编译器、IDE等软件工具对提高开发者编程效率至关重要。如果这些工具被禁用,将导致开发效率降低,团队协作困难,甚至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

在“英伟达禁令”执行后,国内某计算厂商表示,虽然可以使用特供版的AI芯片,但无法支持英伟达的最新平台。

OpenAI戳破了中国AI的美梦插图1

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共同构成了AI产业的支撑体系。面对可能的封锁禁令,必须有“底线思维”,认识到软件和开源软件的安全性并非绝对。

中国AI产业在应对可能的封锁时,需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自主创新,做好全栈AI技术国产化的准备;另一方面,保持与全球最新趋势的紧密联系,确保信息通畅、创新同步。

中国AI产学界始终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与世界接轨。《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GitHub上的开源人工智能项目参与度不断增长,尽管在2019年受到不合理打压后有所下降。

面对海外以“国家安全”等理由发起的单方面阻隔,中国AI产业需要做出重要抉择:是彻底国产化替代,还是继续参与全球AI市场,利用国外技术。

中国AI产业的自主创新,包括百度、华为云等头部大模型厂商建立的“AI大底座”,涵盖了底层算力、基础模型、深度学习框架和全栈AI开发工具平台等。这些自研的AI软硬件基础设施,可以应对海外的断链风险。

同时,中国AI产业需要保持开放,吸收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推动技术自主创新,避免产业链割裂带来的方向迷失,错过主流的AI发展机会。

随着国产算力的突破,OpenAI的API限制提醒我们,海外AI软件和开源软件的安全性并非绝对。AI产业链封锁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中国AI产业的生存活力不会轻易被阻隔在世界之外。

OpenAI戳破了中国AI的美梦插图2

中国AI产业唯有认清现实,掌握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才能继续在全球大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678CHAT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78chat.com/ai/92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