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如油,润泽大地。就在不久前,北京民族乐团于国家大剧院奏响了《中华四季·雨水》音乐会,在指挥家张列的精心执棒下,崔军淼、胡玉林等民乐大家与乐团携手,以灵动音符绘就一幅春雨轻抚万物的诗意图景。
北京民族乐团围绕二十四节气精心打造的“中华四季”系列音乐会已走过八个年头。2025 年,该系列的首场音乐会聚焦“雨水”主题,寓意着万物起始萌动。从曲目编排来看,每一首作品皆紧密围绕充满希望的春雨以及广袤自然,为观众徐徐铺陈开一幅饱含生机的春日长卷。
开场曲目是卢亮辉的经典民族管弦乐《春》,随后以经典民歌为蓝本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小河淌水》奏响,引领观众沉浸于那湿润清新的春日氛围之中。知名柳琴、阮演奏家崔军淼带来《雨后庭院》,凭借柳琴清亮的音色,将雨后庭院的静谧与美好呈现得栩栩如生,同时也彰显出她高超的演奏技艺。
柳琴演奏家崔军淼。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音乐会上还演绎了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笛箫演奏家胡玉林创作的笛子与乐队《天雨》。胡玉林手持竹笛,将变幻莫测的雨景诠释得淋漓尽致,时而温婉缠绵,时而灵动活泼,时而又神秘深邃。“我曾在指挥胡玉林的个人演奏会时,对这部作品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张列表示,在筹备本场音乐会之际,他立刻想到了《天雨》,“胡玉林对烟雨朦胧之景有着独特的感悟。他在笛子演奏中,不仅在常规吹奏位置发力,还大胆创新演奏方式,与乐队配合默契,效果绝佳。”
胡玉林与北京民族乐团在演奏中。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此外,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生生不息》以及张列创作的吹管乐与打击乐作品《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在音乐会上奏响,这两部展现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作品令人为之动容。《黄河之水天上来》更是凸显出黄河雄浑壮阔的生命力,传递出黄河两岸人民对母亲河的深厚情感。最后,音乐会在充满节日韵味的民族管弦乐作品《难忘的泼水节》中圆满落幕,全场观众沉浸其中,仿若亲身参与了一场盛大的泼水节欢庆活动。
此次音乐会也是北京民族乐团 2025 年音乐季的开幕演出。今年正值该团建团 10 周年的重要节点,团长武旭海介绍说,乐团将开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团庆活动。其中包括十场原创音乐会,集中展示乐团在创作与演奏方面的丰硕成果,同时还会举办十场主题活动,如座谈会等,期望借此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提升大众对民族音乐的认知水平与理解深度。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韩轩,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