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季的《锦绣未央》中,李未央与家族的关系急剧恶化。
随着慕容博的意外身亡,长公主瞬间从优雅高贵的形象转变为复仇女神,她的愤怒如同烈火一般燃烧,将矛头直指李未央和她的盟友七皇子。
自从三婶被谋害后,李未央敏锐地意识到,长公主的报复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为了避免伯府陷入更大的危机,她决定以自己为诱饵,主动挑起与家族的冲突,从而保护家人免受牵连。
人生如戏,演技为王。既然李未央选择了与家族决裂这条路,那么她就必须演得淋漓尽致、逼真到让人信以为真。
她一方面指责祖母对二叔的偏爱有加,另一方面则批评二叔攀附权贵、见风使舵。祖母和二叔平日里自恃长辈身份,何曾受过如此侮辱?
在这场激烈的争吵中,一向聪明贤惠、宽容大度的李未央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控制,她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了以下这段话:
“祖母,这么多年我一直认为你对二叔的偏爱是因为他为官,能撑起这个家。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你就是偏心,毫无理由地偏向二叔,更甚于我的父亲。三婶说得没错,母亲的死与你们脱不了干系。你们是这世上最自私的人。”
这场争论开始时,就像以往无数次一样,伯府内部虽然争执不断,但亲情始终维系着彼此。然而,随着李未央提及母亲之死,即使是善于调和矛盾的姜安诚也无法再维持和谐的局面。
“母亲的死与你们脱不了干系”——这句话无异于引爆了整个家庭的矛盾。伯府不仅失去了表面的和谐,就连最基本的亲情也被撕裂。
为了达到目的,李未央必须将这场戏演到底。经过这次冲突,她与东平伯府彻底划清界限,一份断绝关系的文书正式宣告了她与家族的分离。
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未央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方式,是为了确保家族的安全。因此,这场戏必须演得足够真实,才能骗过长公主的眼睛。
但是,我们不禁要问:李未央为何要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呢?一旦说出的话,就再也无法收回。
对于李未央而言,这一系列真假交织的表演既是保护家人的策略,也是她内心深处情感的真实流露。
凭借李未央的智慧,即使为了演戏而与家人决裂,她也能找到无数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然而,她选择了最直接、最具冲击力的方式。
世间万物,因果循环。李未央选择通过家庭矛盾作为切入点,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自从重生以来,东平伯府内的丑陋从未间断。三婶公然侵占嫁妆,祖母对此视若无睹;当三姐夫企图伤害李未央时,祖母又以家丑不可外扬为由掩盖真相;从退婚安国公世子,到情定七皇子,祖母总是只考虑利益,而忽略了长房的前途和孙女的幸福。
更加令人气愤的是,在三婶谋害李未央的事情曝光后,祖母的虚伪面具才被彻底揭穿——母亲与三婶之间的斗争,伯府内兄弟间的不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祖母的偏袒和挑拨。
前世因至亲算计而丧生,今生目睹伯府内的种种丑恶,李未央早已对家族失望透顶。得知母亲之死真相时,她满腔愤怒、委屈难平。但在伯府内,她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孙女,既要顾及自己的身份,也要考虑父亲的感受。
毕竟,怒骂祖母、痛斥二叔,虽然能够一时泄愤,但这无疑会将父亲置于风口浪尖。
长期以来,李未央只能将祖母的偏心、遭遇的不公默默藏在心底。她暗中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终于,在长公主意图针对伯府的关键时刻,她找到了情绪宣泄的出口。
现实中,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或见证过酒后吐真言的情景。实际上,这一切并非因为酒精具有特殊的魔力,而是只有借助酒精的作用,人们才能借机说出平时不敢说的话。
偏心的祖母、自私的二叔——李未央对人性的冷漠有着深刻的认识。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她既没有机会控诉伯府,也没有勇气对抗长辈。如今,借着演戏的机会,她终于可以畅所欲言。她怒斥祖母的偏心,痛骂二叔的自私,每一句话都像是一座积压已久的火山喷发,炽热而又猛烈。
李未央这一策略可谓是一箭双雕。表面上看,她的言行都是为了保护家人,即便当时说得过分、骂得难听,事后也能够解释清楚;但实际上,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内心深处情感的真实表达。
虚虚实实的戏,真真假假的演。
对于李未央而言,在这场断绝关系的大戏中,家族是假决裂,内心的委屈却是真宣泄;算计是假布局,骂人却是真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