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棋士》中,崔伟和崔业这对兄弟的关系复杂而微妙。一个身材魁梧,一个体格精瘦;一个是刑警队长,另一个是围棋教师;一个万人迷,另一个则常常被人忽视。这样的兄弟组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巨大差异。
哥哥崔伟风光无限好,弟弟崔业的生活却充满了挑战。这种家庭内部的对比,不禁让人联想到《水浒传》中的武松与武大郎。只不过,在这个故事里,武都头换成了崔队长,而武大郎变成了崔老师。
相较于哥哥的成功,崔业似乎总是在生活的泥沼中挣扎,仿佛是一个注定失败的人。然而,时光倒流到二十年前,一次命运的选择改变了这一切。
回到1978年的夏天,崔家兄弟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那时,年轻的崔业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围棋天赋——尽管年纪轻轻,他却能在成人棋手中脱颖而出。
崔业的才华显而易见,崔家父母决定送他去省城深造,相信以他的才能和悟性,未来定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棋手。但命运总是充满变数。就在崔家人忙着为崔业筹备学费时,哥哥崔伟收到了公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本该是双喜临门的好事,但考虑到家境贫寒,崔家只能选择供养一个孩子上学。
一边是弟弟的围棋梦想,另一边是哥哥的警察梦,崔家陷入了两难的选择。无论选择哪一方,都意味着要牺牲另一方的梦想。
虽然剧中并未直接透露崔家父母的态度,但我们可以通过细节推断出真相。母亲曾表示全家最大的事情就是支持弟弟学棋;而在兄弟俩的对话中,也暗示过弟弟是否学棋并非他自己说了算;还有一次,崔业被哥哥救起后说不想让哥哥去工厂打工。
这些线索表明,崔家最初的打算可能是让哥哥外出打工,以便弟弟能够追求自己的围棋梦想。毕竟,崔为民希望两个儿子都能有所成就,尤其是当他自己也是个棋士时,更明白天才棋手的珍贵。
如果一切按照计划进行,或许二十年后,崔业已经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围棋国手,而崔伟可能只是普通劳动者的一员。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一场溺水事件上。
崔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并未表现出任何喜悦,因为他知道父母已经做出了选择。不愿接受命运安排的崔伟找到了弟弟,试图说服他主动放弃学棋的机会。
崔伟比弟弟年长几岁,深知如何利用言辞达到目的。他劝说弟弟告诉父亲自己不喜欢下棋,以此来避免矛盾。崔伟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自己背负破坏弟弟未来的罪名,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面对哥哥的提议,崔业没有立即回应,而是走向大海,跳入水中。这一举动不仅是对哥哥的考验,也是对自己内心的探索。最终,崔伟不顾一切地救下了弟弟,通过了这场人性的考验。
溺水事件之后,崔业放弃了去省城学棋的机会,将光明的未来留给了哥哥。表面上看,这是为了报答哥哥的救命之恩,但实际上,这是崔业对哥哥情感的真实测试。
这次经历证明了兄弟间深厚的感情,崔业也因此决定成全哥哥的梦想,自己则选择了默默奉献的道路。从那以后,世间少了一个潜在的围棋大师,多了一位优秀的刑警。
崔业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男子汉愿意为他人牺牲自我,成就别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