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宜宁居然不是你的亲骨肉!”
一句惊天之言,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入了罗成章的心中,他怒火中烧,几乎要将罗宜宁置于死地。
然而,他似乎遗忘了,多年前顾明澜早已与他签署了和离书,只是碍于罗老夫人的恳求,才未将此事公之于众。
顾明澜实际上早已与罗成章分居,住在别院,这让陈大娘子坚信顾明澜行为不端。
陈大娘子甚至怀疑顾明澜介绍医生治疗她大儿子的动机,这种思维模式与陆嘉学如出一辙,他们都沉浸在自己的逻辑中不可自拔。
但在整个剧情中,最令人反感的角色并非陈大娘子或陆嘉学,而是罗老夫人。
01 私心过重
罗府中种种纷争的根源在于罗成文与陈兰、罗成章与顾明澜这两对不幸的婚姻组合。
罗老夫人对顾明澜颇为喜爱,暗下决心要让她成为自家儿媳。
尽管罗老太爷已为大儿子安排了与陈家的联姻,罗老夫人仍固执地认为顾明澜应与二儿子成亲。
身为罗家的掌家人,罗老夫人理应洞悉家中一切,难道她看不出顾明澜与罗成章之间并无情感,而罗成文则对顾明澜情有独钟?
实际上,罗老夫人应当清楚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因为她曾说过:“家世背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人真心相爱。”
这句话表明,罗老夫人当年坚持让顾明澜与罗成章成婚,纯粹出于对门第的考量以及对顾明澜的喜爱,从未考虑过当事人的意愿。
即使在顾明澜与罗成章关系破裂,提出和离的情况下,罗老夫人也没有尊重他们的决定,而是利用长辈身份迫使顾明澜暂时搁置和离事宜。
罗老夫人的一系列行为,最终导致了顾明澜与英国公虽心意相通却不能在一起,给顾明澜、英国公和罗宜宁三人的命运蒙上了阴影。
02 忽视他人真实需求
罗老夫人的另一项不明智之举是,在顾明澜去世后,亲自前往商户林家,请求将林海如许配给罗成章。
尽管明知罗成章深爱乔小娘,她为何仍坚持要为儿子娶林海如呢?
林海如的一席话揭示了答案:“若非我的嫁妆,偌大的罗府,单靠你的俸禄如何维持?”
为了给罗成章更好的物质生活,罗老夫人选择了经济条件优越的林海如作为继室,自认为做出了最佳安排。
“为了儿子,我什么都愿意牺牲!”
但实际上,即使不娶林海如,罗家也不至于贫困潦倒。罗老夫人这种自以为是的“爱”,不仅让林海如一生受困,也让罗成章陷入两难境地,甚至让乔小娘精神崩溃。
03 关键时刻袖手旁观
罗老夫人在儿子婚姻问题上不断干预,但在家庭内部需要她出面调解时,却选择沉默。
对于罗成章厌恶罗慎远母亲借酒壮胆的行为,放任亲生儿子自食其力,罗老夫人本应劝解或暗中帮助罗慎远成长。
但罗老夫人无动于衷,似乎默认了儿子的态度,对罗慎远同样不满。
尽管罗老夫人声称为了家族未来操碎了心,但她显然未能认识到罗成章对待庶子的方式违背了伦理道德。
赛文宴上,罗成章提到如果外界知晓他对罗慎远的做法,定会影响他的名声,罗老夫人对此心知肚明,却依然不作为。
而在乔小娘掌管家务的问题上,罗老夫人的处理方式也颇显不当。
虽然罗家两房同住一府,罗老夫人却未让出身名门的大房陈大娘子管理家务,反而让儿子罗成章将权力交给了乔小娘。
《知否》中祖母不干涉林小娘管家之事,因其并非盛纮生母,诸多不便。
但罗老夫人是罗成章的亲生母亲,完全可以施加影响,却在“宠妾灭妻”的问题上视而不见。
这种现象反映了部分家长在与子女相处时常见的误区——过度干涉子女的选择,却忽视对其品德教育的引导。
我见过一位母亲,在餐桌前一脸严肃地要求孩子必须吃某样蔬菜,即便孩子极为反感。
然而,当孩子无意间踩死一只小鸟时,这位母亲却只是淡淡地说:“这样做不是弄脏了你的鞋子吗?”
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啊!
面对孩子如此冷漠的态度,母亲并未及时纠正,长此以往,孩子的人格会朝何方向发展?
实际上,像罗老夫人这样的家长,往往力气没有用在刀刃上。
在孩子的个人选择上给予理解和支持,在道德品质方面严格要求,才是正确的育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