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猎罪图鉴2》更新到了第8集。这部电视剧在早前的剧评中被指出存在低龄化叙事和故事过于理想化的问题。随着剧情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个案件的深入揭示,该剧进一步暴露了其在编剧价值观上的严重失衡。这种倾向不仅未能提供正确的引导,反而可能对青少年观众产生误导。
第三个案件被称为“云蒸霞蔚案”,讲述了一位山区青年为游客担任向导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妹妹不幸遇难,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创伤。随后,在带领另一对中年夫妇登山时,妻子意外坠崖,丈夫却选择袖手旁观。面对这一幕,这名青年出于愤怒,实施了杀人行为,并且在之后继续从事向导工作,甚至开始了预谋杀人的计划。然而,当这位青年救助了一名试图自杀的年轻女性后,剧情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男主角似乎暗示,这个杀人者因救赎行为而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宽恕。
这样的叙述方式无疑是对法律与道德底线的挑战。刑侦剧的核心在于展现犯罪后果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而不是简单地将个人英雄主义或情感救赎置于法治之上。《猎罪图鉴2》在此处的处理显得尤为不妥,它没有强调杀人行为本身所引发的法律责任和社会危害,而是过分聚焦于人物内心的转变,这可能会让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误解犯罪与救赎之间的关系。
此外,“云蒸霞蔚案”还涉及一名少女失踪并伪造自杀现场的情节。剧中,父母为了寻找女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编剧却倾向于从少女的角度出发,批评父母干涉过多,呼吁给予年轻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虽然亲子沟通确实是现代社会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但完全偏向一方的观点并不利于构建全面的社会认知。对于青少年而言,这样的表达可能会强化他们对权威的反叛情绪,忽略了行为背后的责任感以及可能造成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正确的做法是通过情节设计展示错误决策所带来的真实后果,比如离家出走、伪造自杀现场等行为会给家人带来多大的痛苦,以及这些行为本身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剧情的真实性和教育意义,也能够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猎罪图鉴2》中的某些情节安排显然忽视了这一点,转而采取了一种更为轻松、理想化的处理手法,这无疑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作为一部面向公众的作品,《猎罪图鉴2》有责任确保其内容不会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鉴于此,创作者们应当反思当前存在的问题,调整叙事方向,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故事情节,确保作品既能吸引人又能传递正面的信息。同时,媒体平台也应该加强对类似题材影视剧的审核力度,确保它们符合社会公序良俗的要求,避免不当内容误导广大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