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剧集接近尾声之时,郑义面对无路可逃的局面,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警方的追捕使得郑义如同丧家之犬般四处躲藏,最终被围堵在一条偏僻的乡村公路上。
临终之际,他留给这个世界的话语充满了悔恨,“常胜,如果没有你,我的生活会是多么平静啊。我所追求的不过是财富,并未想要伤害任何人。”
郑义表示,他的初衷只是图财,并无意害命。如此看来,他所做的坏事仅限于为拐卖儿童提供中转服务以及暗中指挥盗窃车站物资。尽管郑义的行为严重违法,但考虑到法律对于自首者的宽大处理,只要他选择投案自首,或许还有生还的可能。
然而,在被警方包围后,郑义并未选择投降,而是选择了服毒自杀。
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努力求生,认为活着总比死去好。既然郑义所犯下的罪行未必会导致死刑,那么他为何会选择自杀呢?
郑义之所以冒险参与犯罪活动,是为了能够积累足够的资金逃跑并与家人团聚。因此,他才决定孤注一掷,策划了一次大规模的盗窃行动。然而,随着“除菌计划”的启动,郑义的梦想彻底破灭,家庭团圆的愿望化为泡影,这让他感到绝望,最终选择了自杀。
虽然上述解释似乎合情合理,但它并不能完全揭示郑义自杀背后的真正原因。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他最后一次组织的盗窃事件中找到线索。
张莱西曾对郑义说,“附近几个村庄,只有我和我的团队能够完成这项任务,也只有我们敢于与常胜对抗。这就是我的优势。”
当时,张莱西的言论得到了郑义的认可。正如剧中展现的那样,在常胜驻扎东寨站期间,只有张莱西和他的小组继续从事盗窃行为。
但是,在张莱西主动投案、常警官被解雇之后,郑义策划了他逃跑前的最后一场盗窃行动。与之前的盗窃不同,这次行动无论是在参与者数量还是作案手法上都远超以往。
此次行动涉及十几名盗窃者,他们不仅趁着夜色偷窃芯片,还直接闯入东寨站办公楼,将魏小齐等工作人员全部捆绑起来。
这次盗窃规模庞大,人数众多,执行迅速且流程熟练,其专业性和作案技巧远非张莱西所能及。以郑义的能力和小小东寨站的资源,显然无法支撑这样一个庞大的犯罪网络。
否则,在常胜驻扎后的近一年时间里,除了张莱西的小打小闹外,东寨站从未发生过任何盗窃案件。实际情况是,这个盗窃团伙还有其他的作案地点。
由此可见,郑义和这批盗窃者背后存在一个更大的幕后操纵者,而郑义只不过是这个幕后老板手中的棋子。
升级前的东寨站不过是一个四等小站。依靠这样一个小站既要供养庞大的盗窃集团,又要为人贩子提供中转服务,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还记得李东被捕的情节吗?据剧情显示,李东因犯罪被花城北站派出所抓获,他收购的赃车正是在花城北站管辖区域内被盗取、运输并销赃的。
从人贩子到盗窃者,从张莱西到李东,每一件案件的背后都有更为复杂的背景和势力。这些并非小小的东寨站站长郑义能够掌控的。在他最后一场大胆的盗窃行动中,十几个人同时出动,场面犹如起义,这也表明郑义并非真正的幕后主使。
因此,当“除菌计划”成功实施后,郑义像是一位失败的特工一样选择了服药自杀。他的自杀可能是为了保护幕后人物的信息,从而成为了替罪羊。
毕竟,在盗窃未遂之后,郑义已经成为了幕后老板可以抛弃的棋子。毕竟,在任何时候,只有死者才能永远保守秘密,弃子的存在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最好的结局。
相较于地位低微、权力有限的郑义,真正的幕后黑手很可能隐藏在更高层的位置上,比如铁路局的领导层中。他可能拥有极高的职位和深远的影响。
牺牲卒子以保全重要角色,这是在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中常见的策略。未能逃脱的郑义注定成为这场斗争中的牺牲品。
随着郑义的死亡,所有的线索也随之中断。承担所有责任的郑义成为了替罪羊,而真正的罪魁祸首则逍遥法外。
也许,所有的答案都将留待第二季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