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作品中,演员尤其是主演通常不会中途更换,因为这种做法容易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割裂感。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特别是年代剧中,为了展现角色不同年龄段的变化,剧组可能会选择多次更换演员来扮演同一个角色。
去年大热的《小巷人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中的角色经历了童年、少年和成年三个阶段,特别是主角林栋哲,总共换了四次演员。尽管换人频繁,《小巷人家》依然成功地保持了角色转变的自然流畅,使得观众们没有感觉到任何不协调之处,因此这部剧自开播以来就广受好评。
随着新一年的到来,又一部备受期待的年代剧《六姊妹》隆重登场。它与《小巷人家》相似,拥有精良的演员阵容、细致入微的场景还原以及扎实的故事剧本。因此,在正式播出前,《六姊妹》便引起了广泛关注,而播出后更是迅速攀升至收视率榜首,获得了大量观众的喜爱。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负面评价也逐渐浮现。虽然对于任何作品来说,出现一些批评意见是正常的,但《六姊妹》此次收到的差评却集中在同一个问题上:那就是关于演员更替处理不当的问题。
观剧体验中的代入感减弱
《六姊妹》讲述了何家六个女儿的成长历程,因此在剧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角色年龄增长导致的演员替换现象。例如,老何家的大女儿何家丽起初由一位年轻演员扮演,她的父亲何常胜一直渴望有个儿子,这让幼年的何家丽决定剪短头发,模仿男孩的形象。到了青年时期,何家丽继续保持着短发造型,28岁的沈月完美诠释了这一时期的何家丽,赢得了众多粉丝的喜爱。
特别是在何家丽与汤为民的感情戏份中,两人因家庭原因未能走到一起,但他们之间的甜蜜互动让观众感到非常温馨愉快。然而,正当观众沉浸在这些情节之中时,两位年轻演员的戏份突然结束,随之而来的是角色的新一轮换人。虽然在年代剧中演员更替是常见操作,但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影响观众的感受。遗憾的是,《六姊妹》在这方面似乎做得不够理想。
在宣传初期,该剧以梅婷和陆毅为主演进行推广,梅婷作为经验丰富的资深演员,演技无可挑剔。但是,当看到何家丽从沈月变为梅婷时,不少观众表达了不满。这并非是对换人的反对,而是认为换人时间过早。根据实际情况来看,饰演何常胜的刘钧出生于1972年,邬君梅(饰演母亲刘美心)则生于1966年,而梅婷是1975年出生的。这意味着三位演员之间年龄差距不大,但在剧中却分别扮演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再看剧情发展的时间线,在何家丽与汤为民分手后遇到张建国时,演员已经进行了第一轮更替。原著中描述,张建国遇见何家丽时大约三十出头,比她大十岁左右,意味着当时的何家丽应该是二十多岁。然而,50岁的梅婷要演绎这样一个年轻的形象,即使有化妆技术的帮助,仍难以让观众信服。相比之下,比梅婷小一岁的陆毅出演张建国的角色虽然也有一定的违和感,但程度较轻。至于汤为民最终与何家丽的好友张秋芳在一起的情节,则由李晨和董洁两位四十多岁的演员完成,同样面临着扮嫩的挑战。
当然,如果单论表演技巧,这些老戏骨的表现无可挑剔,但在剧中明显可见的岁月痕迹与年轻角色的身份显得格格不入。主要的问题在于换人时机的选择,而不是换人本身。考虑到《六姊妹》是一部群像剧,并非单独讲述何家丽的故事,还有其他妹妹们的成长需要展现,因此剧组可能出于整体考虑做出了这样的安排。尽管如此,观众对于这一决策仍有诸多抱怨。
《六姊妹》仍然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年代剧,其剧情引人入胜,质量上乘,除了换人引起的争议外,依旧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