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剧《六姊妹》剧情的深入,每位姐妹的性格特征逐渐鲜明起来。
虽然这部剧讲述了六个性格迥异、命运各异的姐妹的故事,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她们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与反差之处。这些相似点和反差点揭示了一个事实:何家丽是家中唯一的女儿,而其他五位——家文、家艺、家欢、小玲、家喜则是不同人生选择下的“何家丽”。换句话说,家丽是核心,其余五个姐妹只是在平行时空中做出不同抉择的“副体”。
男孩VS女孩
何家丽身为女性,在幼年时期奶奶为她梳着两个小辫子。然而,邻居们常常嘲笑何家没有儿子,只生女儿,这让父母倍感压力。出于对家庭环境的感受,家丽决定成为“男孩”,她剪短了自己心爱的长发,立志要撑起家庭的大梁。原本作为女孩,家丽本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必像男孩子那样需要学会应对各种挑战。但为了家庭的需求,她不得不强迫自己去扮演一个“男孩”的角色。
老二家文自出生以来就一直温婉安静,从不争抢什么,集众多女孩所向往的美好品质于一身。如果家丽不需要承担“顶门立户”的重任,或许她也能像家文一样,拥有自由自在、既可柔美又不失刚强的人生。
听话VS叛逆
作为家中的长女,家丽被期望成为妹妹们的榜样,因此父母要求她必须听话。尽管内心深处有叛逆的一面,比如小时候偷吃油渣,长大后偷偷恋爱,但家庭的需要让她选择了服从。相反,老三家艺则表现得非常叛逆,从小就喜欢与家文比较,与家欢争吵。成年后,她欺骗母亲说自己出差实则去上海游玩,并在上海未婚先孕,最终被迫结婚。也许,家丽也曾羡慕家艺的勇气,那是她在年轻时被压抑的梦想——随心所欲地生活。
家井VS大海
家欢是何家唯一考上大学的孩子,家丽全力支持她参加高考,希望她能走上另一条路。由于当年的知识青年下乡政策,家丽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只能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到了家欢的时代,随着姐姐们的出嫁和经济状况的好转,家欢不再需要担心钱的问题。对于家丽而言,家庭就像一口井,限制了她的视野,让她从未见过更广阔的世界。但她希望通过家欢的眼睛看到自己未曾见到的大海。
合适VS爱情
家丽曾与汤为民相恋,但由于两家世仇的关系,这段感情未获双方家长的支持。家丽知道父母倾向于建国,因为建国不仅人好、工作好,更重要的是能让家丽感到安心。建国是适合家丽结婚的对象,但她嫁给他的原因并非爱情。相比之下,小玲不顾家族反对,毅然决然地与汤家老三结合。尽管他们的婚姻最终未能持久,但他们确实为了爱情勇敢地冲破了世仇的障碍。
嫌弃VS宠爱
家丽一出生就遭受母亲的冷遇,原因是算命先生说她挤走了本应降生的男婴。从小到大,家丽几乎没有得到过母爱,即便回到母亲身边后也没有享受到多少温暖。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老六家喜从小就被母亲溺爱,享受着更多的关爱和物质上的优待。看着家喜被母亲宠坏,家丽或许曾经幻想过自己才是那个受到宠爱的人。
在这部剧中,通过这五个对比,我们不禁思考起命运的奇妙安排。在家喜因新房装修污染患病需骨髓移植的情节中,只有大姐家丽的骨髓能够匹配,这一情节象征着命运的轮回。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如同家丽一般,他们的生活轨迹往往不由自主,而是由时代和社会背景所决定。我们应该同情家丽,同时也提醒每一个像家丽一样的人,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要学会善待自己,更加珍视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