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作品《无畏之心2》中,梅大梁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法学大师。她不仅著书立说、传授知识,还创办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并在高等教育界有着卓越贡献。可以说,她在学术与事业两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从讲台到法庭,梅大梁的职业生涯丰富多彩,教过的学生遍布各地,培养出的法律人才不计其数。
然而,即便身为名师,也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成为佼佼者。就像孔子门下有三千弟子,但真正成名的不过寥寥数十人。在梅大梁的学生中,尽管优秀者众多,但她真心赏识的却屈指可数。
在她的众多弟子中,梅大梁最为欣赏的是方丽虹和许卓二人。有一次,当罗英子询问时,梅大梁明确表示:“在我的一生中,教过许多学生,但我最欣赏的就是方丽虹和许卓。”
对于导师的评价,罗英子显然心存异议,她认为自己也有资格成为梅大梁眼中的得意门生之一。然而,梅大梁给出了回应:“你还没有达到那个层次。”
这句话直截了当地指出,在法律这个神圣的领域里,罗英子虽已入门,但在迈向更高境界的路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正如梅大梁所说,许卓曾两次因案件被拘留期间,仍能写出两部重要的法学著作。
无论是道德修养、功绩建立还是理论建树,罗英子与方丽虹、许卓相比仍有显著差距。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梅大梁最为赏识的两位高徒——方丽虹和许卓,竟联手背叛了恩师,揭露了一桩隐藏多年的阴谋。
随着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人们惊讶地发现,当初背叛梅大梁的人正是她最为信任的两位爱徒。这一幕让人不禁感叹,梅大梁的眼光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才会如此看错这两人。
而随着事件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梅大梁之所以对方丽虹和许卓情有独钟,是因为他们本质上是同一类人。
无论是十年前的铸成案,还是最近的万纥案,虽然时间跨度较长,但两起案件的情节惊人地相似。
当年,梅大梁夫妇在处理铸成破产重组案时,遇到了与罗英子现在相同的困境:公司高层隐匿并转移大量资产。面对这种违法行为,梅大梁夫妇选择了与方丽虹相同的做法——隐瞒事实,确保重组计划顺利进行。
在利益面前,梅大梁与方丽虹、许卓一样,选择了沉默。
为了生计而著书,为了名利而折腰。梅大梁这样的法学前辈,在外界眼中似乎不可逾越。但实际上,她和丈夫在创立事务所之初,怀揣着理想和目标。
良诚所,本应象征着良心和诚信。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忘记初衷。
作为律师,梅大梁等人本应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在金钱的诱惑下,她和方丽虹、许卓一样,轻易放弃了原则。
为了个人利益,梅大梁们可以不顾一切,甚至不惜牺牲他人。更可怕的是,长期追逐财富的过程使他们的内心也发生了扭曲。
正如陈硕所说,经历了那次失败后,梅大梁依旧强势如初。当年的她一定是傲慢自大、不容置疑。
事实上,在良诚所初创时期,年轻的合伙人表面上是梅大梁夫妇的徒弟,实则是他们手中的棋子。夫妇二人利用自己的地位和优势,对年轻人不是帮助而是打压。
多年后,谈及这段往事,梅大梁对邱华说:“我们把案子交给一个外人许卓,因为我们确实欣赏他,但这同时也是一种警告,谁听我们的命令,谁就能生存;谁不服从,就只能被边缘化。”
梅大梁自视甚高,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这才导致了方丽虹与许卓的联合反叛。
梅大梁通过铸成案来警示良诚所的年轻人,这种方式与许卓后来用万纥案对待罗英子的方式如出一辙。她之所以欣赏方丽虹和许卓,是因为他们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罗英子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与梅大梁格格不入。
不同道则不相为谋。即使有一天罗英子取得了巨大成就,无论她是著作等身还是为民伸冤,都不会成为梅大梁心目中的得意门生。
毕竟,苍蝇只会围绕粪便飞舞。直到万纥案重现铸成案的历史,罗英子才看清了梅大梁的真实面目。
良诚所,既失去了良心,也丧失了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