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月11日的到来,《无所畏惧2》已经播出了30集,这部以司法为背景的剧集即将步入尾声。然而,在最新的剧情发展中,我对于编剧赵冬苓如何推动故事发展感到担忧,尤其是她可能再次采用全员降智的方式来达成剧情需求。这种担忧主要源自于男主角“陈无良”所面临的律师代理费案件。
在这一情节中,“陈无良”作为一家大型公司的代表律师,成功追讨了欠款,并应获得上千万的代理费用。但是,对方公司试图逃避支付这笔巨额费用。“陈无良”通过共管账户提取了首笔款项,五百多万元,随后便收到了对方发来的律师函,双方准备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编剧赵冬苓通过这种方式设定了一个紧张的情节:观众担心“陈无良”因非法提取资金而面临刑事处罚。不过,我的担忧在于,为了使剧情更加引人入胜,编剧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太合理的手段,即全员降智。这意味着角色的行为和决策可能不符合逻辑或专业标准。
回顾之前的情节,当“陈无良”与那家公司老总的小姨子设立共管账户时,他利用对方分心的机会,未让其仔细阅读合同内容便签订了协议。这个细节虽然短暂出现,但之后似乎被忽略了。这让我担心接下来的发展。
根据预告片,大集团将用刑事案件的方式对付“陈无良”,甚至将其逮捕。这对女主角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然而,这样的发展有可能会变成一场闹剧。如果按照我推测的方向发展,那么整个事件将会因为那份合同而反转——合同规定“陈无良”有权自由支配共管账户中的资金。
若真如此,这不仅会让“陈无良”摆脱困境,还能让他继续获得剩余的代理费。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包括大集团的律师、代理律师以及女主角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份至关重要的合同。这样的设定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全员降智的表现。
《无所畏惧2》的故事中,特别是在处理“陈无良”的案子时,必须考虑到所有角色的专业性和合理性。尽管可以预期会有情节上的反转,但如果这些反转是建立在角色行为不合逻辑的基础上,则会削弱剧情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因此,如何合理地解释为何其他角色没有发现这份关键合同,将是编剧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我们期待看到赵冬苓在后续剧情中如何巧妙地解决问题,避免陷入全员降智的陷阱。希望她的解决方案能够既满足剧情发展的需要,又不失逻辑严谨性。